公告

字母
语音
词组与句子构成
世界语300句
常用词组
缩略语表
网上收听世界语广播
世界语广播电台时刻频率表
世界语广播电台的地址和网站

 

神转折!那些年我们读过的错别字,规范化了?
时间:2019/2/28 9:42:16,点击:263

近日,一篇名为《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和它所引起的相关讨论刷屏了。

文中列举了一些传颂度很高的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文章称,“衰”在诗中本读“cuī”,“斜”在诗中本读“xiá”,“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现在新版教科书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骑(qí)。

记得学生时代,诗句里这些字的读音可是老师在传授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对象,朗读时都要注意“千万别想当然,别读错”,可如今这些习惯性的“错误读法”被正名了还被规范化了?不少网友表示:我怕不是上了假学。

文章所议读音改变不是简单的一类,概括而言,包括四种:

▪教科书古诗词中的旧读音(如之前提到的“衰”、“斜”);

▪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的读音(如“确凿”的“凿”原来读zuò,现在读“záo”);

▪尚未公布的2016年《审音表(征求意见稿)》中的读音(“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现在读gěng);

▪辞书中的新注音(如“拜拜”《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注音bài,第6版增加注音bái)。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表示,这是“假消息”,网上流传的标准读

虽然这则审音表目前还未通过审议,但是既然已经有了修订稿,那么大众的讨论并非没有意义。况且普通话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热议普通话语音标准,不失为对母语的真情流露和时代演进中的文化自觉。


那么,专家们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王晖说,社会在发展,语言的发展就会有字音的变化。语音的变化在教学中常遇到,对这种变化不要过于敏感。王晖认为,“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是读“shuāi”还是“cuī”这牵扯到古音是否应该保留,为了押韵可以读 “cuī”,为了语音清晰可以读“shuāi”,教材中对此改动,可能是为了学生方便理解,但不一定非要按照这一理据。他强调,对待这些读音不要搞“一刀切”。追究古雅,为了押韵读古音,不能说“shuāi”就错。同时,在教学中、考试中,教师也不应告诉学生,这个读音就对,那个就错。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同意改读音应当少数服从多数,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以前的知识都“白学了”,因为读音是约定俗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此言一出,也招致了争议。


有网友认为,说语言是种工具未免显得有些功利。中文的读音很多时候还牵扯到表意,尤其是诗词中的古音还影响着格律。如果完全是“约定俗成”则不免会造成部分文化内涵的缺失。


对此,王晖解释,普通话教学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以时音(当代的普通话语音)教学,便于学习和交流,也是历代的做法。古音构拟并不等于实际读音(古人未留存音档),穿越漫长历史时空的语音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完全读古音,既无可能,也不可行。


讲到语言的发展,与我国进行汉语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职能上性质类似的机构,世界语有世界语学院(Akademio de Esperanto, AdE)。

世界语学院负责保护和维护世界语的基本语言原则并关注其发展。语言原则依据的是柴门霍夫于1905年出版的《世界语基础》(Fundamento de Esperanto)。

学院对所有与世界语有关的语言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撰写世界语词典以及词条的世界语解释,编辑专业术语词典并有权检查和批准其他作者使用的专业术语,查看现有作品并在语言学意义上加以批评,奖励最出色作品的作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院本着维护世界语基本语言原则的信条,除了与时俱进地对国际词典加以数次补充之外,还做了一些影响到世界语语言发展方向的规定,完全是业界的标杆。


试想一下,世界语作为一门人工语言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使得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一百多年的使用和演变过程中实际的沟通一直有效,没有“过度”发展以至于出现“自说自话”的情况,《世界语基础》和世界语学院是不是功不可没?然而语言自带演化属性,世界语也不例外,但与一众民族语相比又有点“例外”:


世界语旨在打破文化壁垒,实现交流沟通,所以世界语者们在使用、发展这门语言时的初衷是找“共性”,追求相互理解,自发地就会存异求同。


而与之不同的是,汉语和其他民族语本身就有自带固定的使用者和使用环境,语言的历史基础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讲求的是“个性”。时下每天的新词、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甚至分化出了不同的新话类型和各自的使用圈,很多情况下是出了这个“圈”,话就没人懂,何况新话的使用者为了“个性”甚至不需要太多人懂,比如早年的几乎全是“乱码”的“非主流”文字、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故意用谐音“错别字”、表情代替正确写法来达到幽默效果的表达方式等等。


语言演化不可避免,对于媒体传播、语文教学、语言测试和对语言进行科学研究时要体现、传播和执行规范标准,但标准参照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泾渭分明、非对即错。进行语言规范还应当讲求规范场合,不能脱离具体的语体、语域和语境。对于“约定俗成”的表达、新式语言和文体的出现也不应该以规范标准去扼杀其发展,毕竟这整个变化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来自:中国报道世界语新闻

 

编辑:新颖

 

打印】【关闭
              


技术支持:奥晖网络传媒公司 版权:奥晖旅游网  
辽ICP备:18019588号-1   网站声明      合作联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